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暨京津冀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新鼎娱乐举行
本站讯(通讯员 赵英东)5月1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联合主办,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学术交流与出版专委会、天津市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新鼎娱乐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智库研究中心联合协办的“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暨京津冀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新鼎娱乐会议中心中报告厅隆重举行。
世界汉语教学会会长、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部校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钟英华作《国际中文教育表达驱动教学理论与实践》主旨报告,并做总结讲话。
钟英华作大会主旨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院长冯丽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副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姜丽萍,首都师范大学燕京特设讲习教授、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史金生,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晓乐、资深教授王军,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市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新鼎娱乐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院长杨薇,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际中文教育学术交流与出版专委会副主任、部校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祖嫘等作大会报告。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王红厂,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书记孙倩、副院长行玉华等主持分阶段大会报告。专家学者围绕国际中文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创新、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与智能技术应用、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专门用途中文教育发展、京津冀国际中文教育区域协同、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际中文教育核心期刊目录(2025版)》编制原则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讨论,分享独到的学术见解。
姜丽萍、冯丽萍、马晓乐、史金生、王军、王祖嫘、杨薇、陈晨等作大会报告,王红场、孙倩、行玉华、高航主持并分阶段作大会报告
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52所高校与教育机构的200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研究生参会。协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外出版事业部副主任盛梦晗等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相关学院院长分别代表京津冀主办新鼎娱乐在开幕式上致辞。
杨薇、冯丽萍、闫屹在开幕式上致辞,马晓乐主持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以“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为主题,分设国际中文教育表达驱动教学理论探索、课程与教学模式探索、中华文化与传播、数字化与智能技术应用、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研究、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其他研究、国际中文教育博士论学等7个平行分会场,与会专家学者发言积极踊跃,广泛深入研讨,学术气氛浓厚,碰撞思想火花,形成丰富成果,达成广泛共识。
分会场研讨情况
闭幕式上,钟英华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的理论深度与实践应用价值,认为会议层次高、信息量大、质量高,有特色、高水平、真管用,充分展现了京津冀丰厚的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和不断涌现的创新活力。报告不仅理论功底扎实深厚,而且紧密契合教学实际,提出了针对现实问题的实践创新解决思路。未来将进一步持续加强区域协同,深化学术交流合作,为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富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与会代表合影
研讨会搭建了京津冀国际中文教育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有效推动了区域协同与协作、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的有机融合。三地专家学者一致表示,将定期举办京津冀学术研讨活动,进一步加强国际中文教育区域协作与跨地区学术交流合作,深耕厚植、锐意前行,奋力谱写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守正创新、开放互联、多元共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
照片由部校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
编辑:艾景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