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程娜)5月23日,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七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启幕仪式在新鼎娱乐会议中心举行。天津师范大新鼎娱乐长巩金龙,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古籍保护研究院原院长高玉葆出席并致辞。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张志清以视频形式致辞。
巩金龙表示,古籍保护研究院建院七年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他希望古籍保护研究院在新时代古籍保护事业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以古籍保护研究体系创新、人才高质量培养和学科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扎实推进数智时代古籍保护工作守正创新,为我国古籍保护事业和中华文明传承与弘扬作出更大贡献。
高玉葆教授回顾了研究院七年来的发展轨迹,表示研究院将乘着国家文化建设的东风,着力于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与基础理论工作,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古籍保护人才。以古籍工作为核心,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教学与研究工作融入到国家文化战略之中,讲好中国故事,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
张志清对研究院在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古籍保护与文献学教学与研究领域做出的成果表示祝贺,对研究院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
仪式上,天津学研究中心、古文献与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揭牌,并向首批兼职研究员颁发聘书。王振良教授、周余姣教授分别作中心成立报告。
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伯岳教授作工作报告,并接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汤文辉总编辑捐赠的《杂字类函三编》。汤文辉回顾了双方的合作经历和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由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李国庆主持编纂的《杂字类函三编》的学术价值及其在杂字文献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李国庆回顾了杂字文献的历史源流和学术研究史。
23日下午,天津学研究学术报告会、古文献与数字人文研究论坛、杂字文献整理与利用座谈会以分组讨论形式举行平行论坛。由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海外中文古籍编目研究青年工作坊、第一届京津冀历史文化研讨会、天津学与津派文化研讨会三场主题论坛在24、25日举行。
摄影:谷岳 葛越
编辑:张立新
上一条:【学习进行时】习近平: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下一条:市青联委员走进新鼎娱乐开展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