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接好历史的接力棒
思想会客厅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接好历史的接力棒
对话人:
乔贵平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
闫 丽 本报评论员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党的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过去事件的集合”,而是一部面向前方的“未来丛书”。这就要求我们读懂学透百年党史,在历史的大逻辑中,找准方向、汲取力量。
闫丽: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开阔的思路、宽广的眼界从何而来?百年党史是一个重要的源头。“十四五”新起点、新考验,如何应对变局?如何抓住机遇?树立大历史观,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把握大局大势,才能更好前行。
乔贵平:用纵深的、贯通的、发展的历史眼光,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本质、谋大局、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重要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从过去延续发展而来,比如,没有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工业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备,就没有我们现在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从栉风沐雨的火热革命,到改革开放的创新创造,再到新阶段新征程再出发,都包含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历史基因,都是在创业,整个过程是一以贯之、不可割裂的。不懂党的历史,就无法深刻理解现实,更不能自觉把握未来。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掌握正确的历史思维。
闫丽:如果把发展比作大江大河,其间必然有起伏、旋涡、曲折。如何看待历史,一定程度上是如何看待发展的问题。是孤立地、局部地,还是全面地、整体地看问题,决定了我们能否在历史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的潮流中发展。在您看来,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这种历史思维?
乔贵平:历史思维是一种把过去、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考察问题、作出决策的整体性思维。从历史的纵深处看到历史的连续性,确定时代方位和未来方向,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体现。历史思维具有宏大的视野和丰富的内涵,要求我们把社会发展看作一个整体的行进过程,认识到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内在逻辑,积极主动地认识把握这个历史逻辑,科学准确地用以指导现实工作。只有站在历史高度,用历史思维看问题、做事情,才能顺时代大潮而为,应发展脚步而动。
闫丽:“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党员干部涵养历史思维,既要开阔思路,也要掌握方法,更多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科研人员在艰苦条件下大搞技术革新,走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的道路,自主研制出“东方红一号”卫星。今天,在很多“卡脖子”技术上,我们面临新的挑战,怎么办?历史会给我们启示。
乔贵平:中国人就是这样,越是面临外部压力和阻碍,奋发奋进的劲头越足。新挑战面前,我们依然要发扬前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尤其在自主创新方面,既要相信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也要葆有历史耐心,把基础研究的功课补足,脚踏实地把科研创新推向前进。坚持发展地、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能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创造。
闫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涵养历史思维,也意味着要承担起历史责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不能只想“乘凉”,而是要勇于栽树。坚持不懈沿着前人的脚步前行,拿稳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创造新的历史荣光。
乔贵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靠那么一股气和劲。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的,很大程度上也需要这样一种精气神。就天津而言,从创造多个新中国“第一”,到当下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天津的发展进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不断提气打气鼓气的过程。在迈向“十四五”的今天,发展的任务更大,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就更需要我们把学党史和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继续发扬敢闯敢干、拼搏进取的精神,做好历史的接棒人。
来源:2021年4月14日 天津日报 第9版
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1-04/14/content_159_4314483.htm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