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师大
  

中国社会科学网 | 【理响中国】深刻把握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建设的四重进路


发布时间:2023-09-15

当前,我国正面临数字化发展新机遇,也面对着信息革命带来的新挑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成为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精准把脉信息时代的“时”与“势”,基于全局把握和实践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互联网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新鼎娱乐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网络综合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新鼎娱乐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系列论述聚焦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从推动主体协同、坚持手段结合、实现生态综治、强化文明共促四个维度,为全方位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管网治网之道,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行航向。

坚持网络协同治理,建构有机统一“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新时代的网信工作必须加强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和网民自律的治理协作有机统一“共同体”。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管好用好发展好互联网,有效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的根本保证,要从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守护国家主权和政权的高度加以坚持。坚决落实党管互联网原则,既要压实责任,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也要着眼全局、紧扣环节,将党的领导贯穿治理过程始终,还要发挥党的政治引领、思想保障、组织建设作用,有力推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二是深化部门联动,狠抓部门协作。网络治理中遇到的焦点重点卡点问题错综复杂,且暴于线上、源于线下。需树立网上网下一体化治理理念,既着眼网络上下同职同责,进一步理顺部门权责,明确治理原则、责任主体、响应时间,也要适应复杂舆论生态处置要求,发挥网信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强化信息沟通、联席会商、三级研判等协调处置机制,增强综治合力。

三是强化守土意识,落实属地履职。网络综合治理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只有夯实属地管理责任,坚持源头防范与落地处置结合,才能确保网络治理“探针”灵敏和施治有力。应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受权专责的原则,加强网信三级体系建设,特别要打通属地履职的“最后一米”,进一步充实基层网信工作力量,因地制宜做好属地网络综合治理工作。

四是维护网络秩序,紧盯平台责任。互联网平台是以网络技术“串起”人和商品、服务、信息、娱乐、资金及算力的商业企业,更是网络信息内容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从维护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数字生态环境高度,压实平台企业的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促其加强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从强化内容审核、增强处突能力、确保信息安全等方面,有效维护网络空间秩序。

五是治理网络生态,完善社会监督。社会监督亦是网络协同治理“共同体”中的重要力量。应鼓励网络行业组织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推动形成行业信用评价体系,为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提供实践经验和法理依据。应建章立制推动建立行业评议等评价奖励机制,增强行业成员的守法诚信意识。应倡导全民共同参与生态治理,发动网民、专家和业界积极举报,持续加大违规失信信息处置力度,形成协同监督的铜墙铁壁。

六是走好群众路线,共建网络家园。网络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面对10亿人组成的互联网,走网络群众路线,利用技术优势,让网络空间成为推动政治参与、民主交流、协商对话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变量。要通过培育宣传,引导网民成为依法上网、文明上网、诚信上网和安全上网的传播者、维护者、监督者和建设者,汇聚管网治网的最广泛、深厚、持久和富有创新活力的磅礴力量。

坚持综合治网格局,打出多元共治“组合拳”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刻把握互联网管理规律,提出要形成“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 。

第一,提高依法治网能力,为网络综合治理提供强大法治保障。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网络法治化进程。要聚焦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持续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要加快网络执法队伍建设,规范网络执法体系,提升网络执法能力。

第二,增强行政管理水平,为推动网络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适应互联网运行特点,遵循数字空间发展规律,还需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加强依法监管。要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要实行政策引导、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约谈指导、从业人员管理等多梯次监管,要采取日常监管、抽查考核、正向激励、违规处罚等多举措监管,以持续提升管网治网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第三,提升技术治网实力,为确保网络平安提供安全防护体系。正确把握安全与发展、管理与服务、开放与自主的关系,把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贯穿网络综合治理全过程。要围绕算法推荐、短视频、网络直播、社交网络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要密切关注元宇宙、人工智能特别是“ChatGPT”等发展趋势,加强跟踪研究。要兼顾鼓励技术创新与推动技术向善,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坚持网络生态治理,串起生态综治“全链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持续深化网络生态治理。

其一,锚定方向目标是核心。应始终把改善网络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政绩。紧密围绕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向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网络生态乱象宣战。通过确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治理方向,锚定网络信息内容的治理任务,设立构建良好网络生态的治理目标,激浊扬清、彰善除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其二,开展专项行动是抓手。集中时间和力量解决群众深恶痛绝和阻滞网络发展的突出问题,例如,持续开展“清朗”“净网”专项行动,已成为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的有效手段。从短期看,应通过内容、色彩、画面、风格、体验的改观,体现专项治理成效。从长期看,应通过常态治理、融入制度、标本兼治、边治边改、查漏补缺、补齐短板、防范回潮、警示震慑,助力共建美好的网络精神家园。

其三,聚焦基础管理是关键。应以正确价值观引导网站平台社区规则、用户协议建设。要鼓励网站平台坚持主流价值导向,通过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优化算法推荐的人工干预机制,推动算法应用向善,坚决守住“红色地带”,管控“黑色地带”“灰色地带”。要引导各地推动治理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制定属地治理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贡献基层力量。

其四,紧盯行为管理是重心。强化网络生态治理,还应以通晓网络信息传播背后的交杂行为过程为基础。一方面要开展“实时”行为管理。针对网络上的造谣、散播假消息、诈骗、黄赌毒、网暴、恶意炒作等违规违法行为,既对网站平台和违规主体进行实时监督纠偏,也透过网站平台,加大对违规操作账号的处置力度。另一方面要开展“全链条”行为管理。改事后追责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追责相结合。

坚持网络文明建设,共建网上美好“新家园”

清风徐来天地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为加快网络文明建设、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是涵育网络文明新风尚。当前,培育涵养网络新风尚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强烈期盼和共同心愿。应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利用网络新媒体、县级融媒体等渠道,精心策划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H5产品、短视频、元宇宙数字展厅等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的网络宣传阐述。还要结合中国发展生动实践,不断推出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让丰富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扩展道德建设新场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广泛开展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网络宣传,让楷模深入人心,让榜样引领风尚。要深入实施网络公益工程,广泛传播公益理念、善行义举、志愿榜样。要健全网络诚信建设长效机制,营造依法办网和诚信用网的良好氛围,在润物而无声、日用而不觉的宣传引领中,厚植道德沃土,形成崇德风尚。

三是健全网络文明新规范。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道德和行动规范,还需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网络文明准则。应将网络文明建设要求纳入行业管理规范,为建设良好网络生态发挥基础性法治保障。应以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为重点,围绕遵纪守法、安全意识、良好习惯、防护技能等,形成政府、新鼎娱乐、家庭和社会协同联动的网络教育机制。应加强网站平台社区规则、用户协议建设,强化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四是打造网络文明创建新品牌。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网上网下联动,擦亮创建品牌。应加强网民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基层开展网络文明建设活动。要办好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全方位展现我国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丰硕成果。要积极打造中国网络文明理念宣介平台、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平台。也要深入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创新打造形式多元、活色生香、可亲可感的宣传引导网络精品,推动网络文明理念、文明互动和文明表达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毕宏音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