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成果]天师大心理学部鲁雅乔博士的论文《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的句法及语义界定标准》在《当代语言学》发表


发布时间:2020-11-09

由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鲁雅乔博士与李行德教授合著的论文《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的句法及语义界定标准》在《当代语言学》2020年第4期发表。

该论文主要从句法和语义角度探讨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界定标准。本论文认为,汉语非宾格动词的鉴别句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a)带体标记的动词-后置论元结构;(b)数量词组后置结构;(c)词汇使役结构。以上分析虽然能够在结构上将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界定出来,但无法完全解释两类不及物动词的分布格局。同时,由于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缺乏明确的形态-句法线索,纯句法分析无法解释汉语儿童如何获得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区别。本论文提出,终结点界性和致使类型共同决定着汉语不及物动词的句法范畴。如果某个不及物动词表达有内在终结点的事件,那么该动词属于非宾格范畴。在表达无终结点事件的不及物动词中,如果动词未标明事件致使类型,则该动词为非宾格动词;如果动词表达由内因引起的致使事件,该动词为非作格动词。我们的语义分析弥补了句法分析的不足,概括了非宾格现象必须具备的语义条件,对其他语言中非宾格现象与语义因素的联系提供了支持证据,也对儿童如何在句法形态表层线索极端贫乏的情况下获得非宾格动词也提出了初步分析。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