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欧洲文明研究院刘景华教授的论文《中古欧洲文明的特性与表征》在《探索与争鸣》发表


发布时间:2025-03-31

由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刘景华教授撰写的论文《中古欧洲文明的特性与表征》在《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9期)发表。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25年第1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2期)、《文摘报》(2025年02月12日)摘编。该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世界历史上主要文明之间的比较、互动与互鉴研究”(项目编号:22&ZD249)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指出:中古欧洲文明具有多样化的特性和表征,对此可从参与创造中古欧洲文明的外来要素、世俗社会与宗教系统之关系、欧洲人所奉行的价值观念以及城市和工商业发展之特征等方面予以进一步揭示。中古欧洲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汇聚了多元要素。中古欧洲的世俗等级社会是刚性的,而天主教会系统则较有弹性;世俗政治的分立有着精神世界的统一予以平衡。中古欧洲确立了以个体为本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形成了以契约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在强化共同体观念时也挟带了以邻为壑的意识。特有的经济结构促使中世纪欧洲工商业和城市发达,其城市共同体形成一种市民社会,孕育了市民精神,在商品交换高度发展中孕育了新的经济文明,对立、共存与互动使中古欧洲城乡关系别具一格。中古欧洲文明的这些特性,在近代发生了极大变化。

文章链接:中古欧洲文明的特性与表征 - 中国知网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