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教育学部冯友梅副教授课题组的论文《正向抑或逆向:信息科技教学中探究方向对计算思维迁移效果的影响机制及其选择策略》在《中国电化教育》发表
发布时间:2025-05-14
由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冯友梅副教授课题组撰写的论文《正向抑或逆向:信息科技教学中探究方向对计算思维迁移效果的影响机制及其选择策略》在《中国电化教育》2025年第4期发表。该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本土计算思维描述框架及评价体系设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指出,计算思维是重要的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迁移”是计算思维教学的旨归,探究则是实践领域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学科探究教学中,探究方向的选择(正向抑或逆向)往往基于教学时间或教学条件,鲜有研究从计算思维培养的角度深入探讨探究方向的选择问题。鉴于此,文章以“知识与思维内在统一”为基本立场,以认知心理学中问题解决相关理论为主要依据,通过缜密的演绎推理,得到探究方向对计算思维迁移效果之影响机制的理论假设:计算思维结构复杂程度对计算思维迁移效果具有积极影响;探究方向以计算思维结构复杂程度为中介,影响计算思维迁移效果;探究任务开放程度对探究方向与计算思维结构复杂程度的作用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在对该理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教学效率与学业情绪,提出探究方向的选择策略:在高开放程度任务中选择正向探究,以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迁移;在低开放程度任务中权衡教学效率与学业情绪,选择正向或逆向探究。文章基于教育学(尤其相对于心理学)研究对象与问题的特殊性,尝试提出了“深入的理论分析+系统的实证检验”的教育学研究范式,助力在继往开来中实现具有学科特色的教育学研究范式转型。
【关闭】